问题:
您好!毕业季是校园新旧交替的重要时刻,然而当前毕业生离校后,宿舍内大量尚有使用价值的物品被保洁人员当作垃圾处理,不仅造成资源浪费,也增加了保洁工作负担。结合兄弟院校经验与实际需求,特此提出优化建议,以期实现资源循环利用与校园环保双赢。
一、现存问题
毕业生离校后,宿舍内遗留的多种物品因无人统筹管理,保洁人员受限于“清空宿舍”的工作要求,难以辨别物品是否仍可使用,导致大量可利用资源被丢弃,既浪费资源,又增加垃圾处理成本。
二、建议方案
1.?设立“毕业旧物共享周”:在毕业生离校前一周,开放指定宿舍楼作为旧物共享点,由学生会或志愿者团队组织管理。毕业生提前将可捐赠物品分类整理(如电子设备、书籍、生活用品),并标注使用状态,统一放置在共享点。
2.?建立“旧物自取日”制度:确定固定日期(如离校前1 - 2天),开放毕业生宿舍供低年级同学免费取用旧物。由宿管与志愿者共同值守,维持秩序,避免哄抢,并提醒取用者保持宿舍整洁,带走遗留垃圾。
3.?引入第三方公益组织:与当地公益机构或二手回收平台合作,对无人取用的旧物进行二次筛选,将符合标准的物品捐赠或回收,剩余垃圾再由保洁人员统一处理,减轻保洁压力。
4.?加强宣传与引导:通过校园公众号、海报、班会等渠道,提前宣传旧物共享活动,鼓励毕业生主动参与;同时提醒取用者按需拿取,珍惜资源,避免浪费。
三、预期成效
1.?资源再利用:减少可循环物品的浪费,让闲置物品在校园内流转,降低学生生活成本。
2.?传递校园温情:通过旧物传递,增进不同年级学生间的互动,赋予物品情感价值,营造温暖的校园文化氛围。
3.?减轻后勤压力:规范旧物处理流程,减少保洁人员误扔可用物品的情况,提高宿舍清理效率。
以上建议基于对校园资源循环与环保的思考,期待学校能够考虑并推行相关举措,让毕业季成为资源重生、温暖延续的美好时刻。感谢您在百忙之中阅读此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