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
您当前的位置: 后勤首页 >> 校医院 >> 健康宣教 健康宣教
急性阑尾炎知识
发表日期:2020-10-14    阅览次数: 724    新闻来源:校医院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病,居各种急腹症的首位。1886年Fitz首先命名,1889年McBurney提出外科手术治疗本病的观点。一个世纪以来,由于外科手术、麻醉、抗菌药物治疗和护理的改进,绝大多数病人得到治愈,死亡率已降至0.1%左右。但是急性阑尾炎的病情变化多端,诊断比较困难,因此对每一具体病例都应认真对待,详尽询问病史,仔细检查,这样才能准确诊断,早期手术,防止并发症,提高治愈率。 

临床表现 

1.症状 

⑴腹痛:多起于脐周和上腹部,开始痛不甚严重,位置不固定,呈阵发性,这是阑尾阻塞后,管腔扩张和管壁肌收缩引起的内脏神经反射性疼痛,数小时后,腹痛转移并固定在右下腹部,痛呈持续性加重,这是阑尾炎症侵及浆膜,壁层腹膜受到刺激引起的体神经定位疼痛。约70%~80%急性阑尾炎具有这种典型的转移性腹痛。 

不同位置的阑尾炎,其腹痛部位也有区别,如盲肠后位阑尾炎痛在侧腰部;盆腔位阑尾炎在耻骨上区;肝下区阑尾炎可引起右上腹痛;极少数左侧腹部阑尾炎呈左下腹痛。 

⑵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常很早发生,但程度较轻,有的病例可能发生便秘和腹泻。盆腔位阑尾炎时炎症刺激直肠和膀胱,引起排便里急后重和排尿尿痛症状。弥漫性腹膜炎时可致麻痹性肠梗阻。 

⑶全身症状:早期有乏力、头痛等。炎症加重时可有出汗、口渴、脉速、发热等全身感染中毒症状。腹膜炎时可出现畏寒、高热。如发生门静脉炎可出现黄疸。 

2.体征 

⑴右下腹压痛:是急性阑尾炎常见的重要体征,压痛点通常在麦氏(McBurney)点(右骼前上棘至脐连线的中外1/3处),可随阑尾位置变异而改变,但压痛点开始在一个固定的位置上。病变早期腹痛尚未转移至右下腹时,压痛已固定于右下腹部。当炎症扩散到阑尾以外时,压痛范围也随之扩大,但仍以阑尾部位压痛最为明显。有时需仔细进行上下左右腹部的对比触诊,才会发现右下腹部压痛的体征。 

⑵腹膜刺激征象:有腹肌紧张、反跳痛(Blumberg征)和肠鸣音消失等,这是壁层腹膜受到刺激的一种防御反应,常提示阑尾炎已发展到化脓、坏疽或穿孔的阶段。但小儿、老人、孕妇、肥胖、虚弱病人或盲肠后位阑尾炎时,腹膜刺激征象可不明显。 

⑶其他可协助诊断的体征: 

a.结肠充气试验(Rovsing试验):用一手压住左下腹部降结肠部,再用另手反复压迫近侧结肠部,结肠内积气即可传至盲肠和阑尾部位,引起右下腹痛感者为阳性。 

b.腰大肌试验:左侧卧位后将右下肢向后过伸,引起右下腹痛者为阳性,说明阑尾位置较深或在盲肠后位靠近腰大肌处。 

c.闭孔内肌试验:仰卧位,将右髋和右膝均屈曲90。,并将右股向内旋转,如引起右下腹痛者为阳性,提示阑尾位置较低,靠近闭孔内肌。 

d.直肠指诊:当阑尾位于盆腔或炎症已波及盆腔时,直肠指诊有直肠右前方的触痛,如发生盆腔脓肿时,可触及痛性肿块。 

3.实验室检查:多数阑尾炎病人的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如炎症已侵及腹腔时,白细胞计数常升至18×109/L以上;但升高不明显不能否定诊断,应反复检查,如逐渐升高则有诊断价值。尿检查一般无阳性发现,但盲肠后位阑尾炎可刺激邻近的右输尿管,尿中可出现少量红细胞和白细胞。 

诊断和鉴别诊断  如果阑尾在正常解剖位置上,依靠转移性痛和右下腹部定位压痛的特点,即可确诊。但如位置变异,同时受到镇静剂或泻剂的影响时,诊断就变得困难。这时应明确右下腹痛是转移性的,而不是腹内其他处病灶所致腹痛向右下腹扩散的,还要注意转移性腹痛需要一定时间而不是立即转移到右下腹部。再加上实验室检查等辅助方法,才能对急性阑尾炎做出诊断。此外诊断性腹腔穿刺抽液检查和B型超声检查对诊断也有一定帮助。 

鉴别诊断:一些非外科急腹症和其他脏器病变引起急性腹痛,均需与急性阑尾炎加以鉴别。如:1.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2.妇产科疾病,3.右侧输尿管结石,4.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等。 

治疗:  急性阑尾炎诊断明确后,应早期外科手术治疗,既安全,又可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早期手术系指阑尾还处于管腔阻塞或仅有充血水肿时手术切除,此时操作简易。如化脓或坏疽后再手术,操作困难且术后并发症显著增加。急性阑尾炎的非手术治疗,仅适用于早期单纯性阑尾炎而又因伴其他器质性疾病而有手术禁忌症者。


编辑/张策  签审/李长旗  审核/王姣

相关阅读

版权所有:河南农业大学后勤处(后勤发展总公司)

文化路校区:中国·河南·郑州市金水区农业路63号

龙子湖校区:中国·河南· 郑州市郑东新区平安大道218号 邮编:450046

办公室电话:(0371)56990126     邮箱:houqinchu @ @henau.edu.cn     邮编:450046